教师节简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教师节是旨在肯定教师为教育事业所做的贡献的节日。在中国,教师节最初是在1985年1月21日由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确定的,每年的9月10日为中国第一个教师节。这一天被选为教师节,是为了发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节的设立,体现了国家对教育工作者辛勤工作的认可和尊重。教师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31年,当时教育界知名教授邰爽秋、程其保等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并提出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增进教师修养的目标。尽管这个日期没有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承认,但在全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后来,国民党政府在1939年决定将孔子诞辰日8月27日定为教师节,但同样未能在全国推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师节的日期经历了多次变动。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将5月1日国际劳动节作为中国教师节,但由于这一天缺少教师的特点,执行结果并不理想。1981年3月,中国民主促进会的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案,强调教师担负着培养四化建设人才的重任,应当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经过多次讨论和协商,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正式通过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决定每年的9月10日为中国教师节。此外,世界教师日是每年的10月5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共同发起设立,旨在赞扬和感谢全世界教师为教育事业和人类作出的贡献,并引起对教师的世界性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