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叹为观止

叹为观止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叹为观止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最早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这个成语的原义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季札在鲁国欣赏各种乐舞时,看到舜时的乐舞后,非常赞叹,认为看到这里就足够了,其他的乐舞就不必看了。后来这个成语用来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无与伦比。在语法上,叹为观止是连动式成语,本身是一动宾式短语,可充当句子的谓语部分。如果句子主语是物或者是其他人,要在“叹为观止”前加“令(观看的)人”,如果主语直接是观看者,就不需要加。叹为观止的近义词包括拍案叫绝、击节叹赏、登峰造极等,用于表达对事物的极高赞美。反义词有众口交谪、惨不忍睹等,用于表达对事物的负面评价。叹为观止的错误用法可能包括在不适当的情况下使用,或者在句法上不正确的使用,例如主语不合适或者语境不匹配。叹为观止可以用来形容各种美好的事物,包括艺术表演、自然景观、技术成就等,只要是令人惊叹的事物都可以用此成语来形容。造句示例:当他看到那幅画时,他忍不住赞叹道:“真是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与叹为观止有相似之处,都用于表达对事物的极高赞赏,但拍案叫绝更侧重于表达惊喜和赞赏的情感表达。‌

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