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汗牛充栋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唐·‌柳宗元的《‌陆文通墓表》。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书籍极多,形容藏书非常丰富。具体来说,“汗牛”指的是运输书籍时,牛累得出汗;“充栋”则是指书籍堆满了屋子。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书籍数量庞大的景象,通常用来形容书籍的数量非常多。出处:成语的出处是唐·柳宗元的《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这句话的意思是,陆文通的藏书之多,放在屋子里可以堆满整个屋子,搬运这些书时,连牛都会累得出汗。用法:在句子中,“汗牛充栋”一般作谓语,含褒义,形容藏书非常多,但不能形容人。近义词:与“汗牛充栋”意思相近的成语有“左图右史”、“不计其数”、“浩如烟海”等。反义词:与“汗牛充栋”意思相反的成语有“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寥若晨星”等。区别于“浩如烟海”:“浩如烟海”侧重于典籍、图书等的种类极为丰富,而“汗牛充栋”的侧重点为藏书的数量很多。这个成语不仅用于描述图书馆或学者的藏书量,也常用于形容任何大量文献或资料的积累。例如,在清·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封三娘》中就有“世传养生术,汗牛充栋,行而效者谁也?”这样的句子,形象地展示了养生术的丰富程度。‌

汗牛充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