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一丘之貉典故

一丘之貉典故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一丘之貉”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的《汉书·杨恽传》中,用来形容古时候和现在的某些君王一样愚蠢。 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同一个山丘上的貉,比喻同类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通常用于形容一群人的行为或特征非常相似,没有根本的区别。具体来说,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杨恽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批评,他在书中提到“若秦时但任小臣,诛杀忠良,竟以灭亡,令亲任大臣,即至今耳,古与今如一丘之貉。”这句话意味着古代和现代的不肖君王都是同一类的愚蠢之人。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用于描述那些表面上看起来不同,但实际上品质或行为极其相似的人或事。‌

一丘之貉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