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简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敦煌莫高窟,位于甘肃省的西部,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它始建于前秦宣昭帝苻坚时期,历经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国、西夏、元朝等历代的兴建,形成了巨大的规模。莫高窟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余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河南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莫高窟的开凿从十六国时期至元代前后延续约一千年,在中国石窟中绝无仅有。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窟内绘塑佛像及佛典内容,为佛徒修行、观像、礼拜处所。敦煌莫高窟是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结合的立体艺术,洞窟分南北两区,南区492个洞窟是莫高窟礼佛活动的场所,北区243个洞窟主要是僧人和工匠的居住地。莫高窟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其规模和数量上,更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莫高窟的雕塑多为泥塑,以彩塑为主体,四壁及顶均彩绘壁画,地面漫铺花砖。窟外有窟檐(或殿堂)、栈道,窟窟相通相连,是以石窟建筑、彩塑和壁画三者合一的佛教文化遗存。在古代,莫高窟南区主要是佛徒传播佛教义理和礼拜的处所,而在北区的二百余个徒壁、无画塑的洞窟,则多为画工、塑匠居住的生活窟和僧人行禅的禅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