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焚膏继晷

焚膏继晷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焚膏继晷是一则来源于中国古代文人作品的汉语成语,最早出自唐代‌韩愈的《‌进学解》。该成语的拼音为“fén gāo jì guǐ”,字面意思是“点燃灯烛以接替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具体来说,成语中的“膏”指的是油脂,主要指灯烛用的油;“晷”则是指日光。这个成语用来描述那些不畏艰辛、持续努力的人或行为,强调了持续努力和不懈追求的精神。成语的近义词包括夜以继日、以夜继日、坐以待旦等,而反义词则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那些勤奋学习或工作的人,如韩愈在《进学解》中所描述的那样,通过点燃灯烛来延续学习时间,展现了对于知识和学问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个人学习或工作的描述,也被用来形容那些持续进行某种活动或追求的人或行为,强调了持续性和努力的重要性。‌此外,“‌夙兴夜寐”和“‌皓首穷经”也是描述勤奋学习和工作的成语。“夙兴夜寐”指的是早起晚睡,非常勤劳;“皓首穷经”则形容人钻研经典到老,不辞辛劳。这些成语都与“焚膏继晷”在表达勤奋、不懈的努力方面有着相似的含义。‌

焚膏继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