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洋兴叹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望洋兴叹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wàng yáng xīng tàn,最早出自战国时期的《庄子·秋水》。这个成语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后比喻因眼界大开而惊奇赞叹或因能力不及而感到无可奈何。在句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成语中的“望洋”指的是仰视的样子,“兴叹”则是指发出感叹。成语的出处与河伯的故事有关,河伯因河水大涨而自以为了不起,后来到了海边看到无边无际的大洋,于是仰视海神而感叹自己的渺小。望洋兴叹的近义词包括无可奈何、爱莫能助、无能为力、望洋而叹、仰天长叹、鞭长莫及等,反义词有目空一切、妄自尊大。关于望洋兴叹与生肖的关系,这个成语并没有直接关联到特定的生肖。此外,望洋兴叹也不特指某个具体的生肖。